长城网讯(记者蔡建刚 通讯员赵淑伟)9月23日,渤海海域秦皇岛32-6、曹妃甸11-1油田群岸电应用示范项目(以下简称“岸电项目”)全面投产,这是我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项目,也是世界海上油田交流输电电压最高、规模最大的岸电项目,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向绿色开发、高效开发、智能开发又迈出了历史性变革的一步。
中海油海上平台。周宇翔 刘浩学 摄
据了解,该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与中国海油集团公司两大央企携手推动的绿色能源典型项目,以陆地清洁电能替代海上燃油机组,供海上油田生产使用,彻底改变以往海上油田“自发电模式”供电成本较高、电源可靠性不足、进口发电机组维修成本高的局面,填补了电网企业为海上油田群实现高电压等级清洁电力接入的空白,标志着国家电网与中国海油两家特大型能源央企在携手推动能源供给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方面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中海油海上平台铺设海底电缆。周宇翔 刘浩学 摄
中海油海上平台铺设海底电缆。周宇翔 刘浩学 摄
一直以来,全球海洋油气开发通常都利用油田开发的伴生天然气或原油自发电供平台使用。但平台自发电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等不足,能耗约为岸上大机组的2-3倍,既不利于节能减排,海上平台供电的稳定性也远不如陆上电网。
2018年起,国网冀北电力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主动对接,积极支持”的工作要求,与中国海油联手开展技术攻关,探索建设模式、商业模式等创新,实现将陆上电网的电通过海底高压电缆传输至海上油田使用。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国网冀北电力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加强专业协同,积极推动项目实施,主动对接高效报装。为加快推进项目工作,先后组织技术人员按照岸电开发需求开展了7种岸电接引方案论证、30次海陆勘察调研,主动协助开展项目属地对接和手续跑办,高分通过项目方案专家审查会,得到了中国海油方面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
乐亭海调220千伏开关站。蔡建刚 摄
国网冀北电力高度重视岸电项目,拓展“供电+能效服务”市场。在做好业扩报装供电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供电+能效服务”,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承担了项目陆上部分2座220千伏开关站电气安装及总长约14千米的220千伏电缆输电线路建设运维工作。在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用能服务的同时,可通过效益分享的方式每年获得项目收入5000万元,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高质量发展,实现效益增收。
国网冀北电力积极践行“双碳”目标,把渤海油田岸电项目作为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在能源消费领域加快推进电能替代与清洁替代,实现大规模清洁电力替代海上油田自发电的一项具体实践。项目投产后,每年预计可新增用电量10-16亿千瓦时,节约能源约6.47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万吨,相当于植树1700万棵,推动我国海上油田用电方式实现历史性变革,为渤海海域实现“零排放”目标奠定基础。
据悉,渤海油田岸电项目分三期实施,将在河北、山东、辽宁区域建设5个陆地开关站,8个海上供电枢纽平台,搭建起总接入规模达980兆瓦、覆盖渤海7个油田区域150余座生产设施的电力网格,项目将于2023年全部投产。秦皇岛32-6油田群和曹妃甸11-1油田群25个在生产平台是岸电的首批受益用户。
统计数据显示,渤海油田岸电项目全部投用后,高峰年降低原油消耗17.5万方,降低天然气消耗23.8亿方,相当于新增一座中型油气田。同时相比于自发电,用电高峰可年节能99.5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近175万吨,相当于植树1.75亿棵。不仅减碳效果显著,平台也不再需要建设发电机组,这将精简平台规模,降低对进口发电机组的依赖,有效缩短海上油田工程建设周期,从而降低边际油田的开发经济“门槛”,加快油气产能建设速度。
下一步,国网冀北电力将以共产党员服务队为载体,为用户提供设备安全管理、用电人员培训等技术服务,并通过加强用电量监测,得出渤海油田精准的年用电量,并推算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的减排总量,为国家进一步推动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