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通讯员 魏世杰)柏乡县第二中学始建于2012年,建校以来,该校坚持“文化立校”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汉牡丹文化内涵,构建了具有汉牡丹品质“冠、雅、奇、和、梦”五大元素的文化内核,形成了独有的汉牡丹特色文化,以特色文化建设为主线,引领学校优质特色发展。
“冠、雅、奇、和、梦”五大元素构建的该校文化,既相对独立,又和谐统一,互为一体。“梦”为家国情怀,“和”为身心和谐,“奇”为创新智慧,“雅”为美德风范,“冠”为国际视野,彰显了办学的价值追求,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具体体现。
“冠”——汉牡丹富丽堂皇、艳冠群芳,被称为“花中之王”“天下第一香”。汉牡丹的热情似火给人以蓬勃向上的激情,体现了誓争第一、敢为天下先的志向风范。“冠”成为了该校的办学追求和育人目标。由此确立的“敢为天下先”的校训,正逐渐内化成师生的精神信念和行为准则。
“雅”——汉牡丹雍容华贵,艳而不妖,富而不骄,大美大雅的绝代风华展示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君子风范。“雅”成为了该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养成教育的载体和抓手。
“奇”——据民间传说,汉牡丹乃天降奇花,且同株异花,十分独特。“奇”成为了该校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培养、特长发展的目标导向。“奇志苑”中的22个社团和“培根园”中的各色果蔬,展示了该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丰硕成果。
“和”——汉牡丹与芍药相伴而生,尽显和谐之美,体现了“和谐”的中华传统哲学观、美学观和社会理想、人生追求。“和”成为了该校打造“和谐”管理文化的治校方略。
“梦”——日本侵华时期,汉牡丹曾被日军移走而异地不活,体现了汉牡丹忠贞的爱国之情和富民强国之梦。“梦”成为了柏乡二中办学精神和行为追求的文化象征。
以汉牡丹文化为依托,2013年,校长白东霞组织教师以史事典故、经典古诗文、柏乡名人故事为内容,精心设计制作了集“汉牡丹文化、汉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于一体,以“仁、义、礼、信、廉、忠、孝、谦、和、梦”十个主题为内容的板块式大型壁画“汉牡丹文化墙”,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丰富了“文化育人”的内涵和载体。同时,为提升育人功能,丰富育人模式,2015年,该校围绕“汉牡丹文化墙”的十个主题,参照《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中学德育大纲》,编写了德育校本教材,在初中各个年级分层次开设德育课程,以“忠”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以“谦”“和”为主题的集体主义教育、以“孝”为主题的感恩教育、以“仁”为主题的生命教育、以“廉”为主题的法治教育、以“义”为主题的责任教育、以“礼”为主题的习惯养成教育、以“信”为核心的诚信教育和以“梦”为核心的理想教育等在该校得以全面开展。
柏乡二中汉牡丹文化墙。魏世杰 供图
柏乡二中倾力打造的汉牡丹特色文化,赋予了该校发展的动力和灵魂。该校坚持以打造省市名校为目标,高起点定位,着力打造区域品牌,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该校优质特色发展,不断提升了该校内涵。近年来,该校积极践行“魏书生教育思想”,全面推行并不断完善“五环节四展示”教学模式,以推进“课改”为目标,以“导学案”为抓手,通过“预、导、学、展、评”五个环节和“复习回顾、自主预习、导入新课、确立目标、自主学习、检查释疑、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当堂检测、评价整理”十个教学策略,不断规范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打造了柏乡二中的高效课堂模式。
办学以来,该校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该校发展的生命线。通过实施“五课两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五课”即:学科组长引领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专业教师探究课、青年教师评优课、新聘教师汇报课。“两活动”即:“比学赶帮超”活动和“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该校以教学活动为平台,引导教师掌握思维导图方法,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掌握备讲批辅考和说写演的本领和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拉练和比武的方式,使广大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成长,掀起了“学业务、比素质、争先进”的热潮。该校每年都有多名教师在省市县举行的学科优质课、微课大赛等比赛中获奖。历年来,该校中考屡获佳绩,蝉联全县中考“六连冠”。
2012年至今,该校先后荣获“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基地校、“中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理事会会员实验校”、河北省“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特色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页学校、燕赵书香校园、素质教育示范学校”;邢台市“全面科学素质教育示范单位、文明单位、绿色学校、学校安全标杆单位、首批平安校园、最美校园、心理健康特色学校、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柏乡县“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一百二十余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