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魏美芳)廊坊市档案馆围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并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1921年至2021年期间与廊坊有关的各类红色档案,精心制作《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云端展馆,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全面、系统、生动、立体地展示了百年来廊坊广大党员和党组织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宝贵经验。
云展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开篇,分开篇语、廊坊市档案馆简介、播种篇、抗争篇、奠基篇、建设篇、结束语七个篇章,展示在党的领导下,廊坊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和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奋斗拼搏的历史故事,追寻百年党史上的廊坊记忆。
廊坊市档案馆简介:1949年8月,中共天津地委、天津专署联合办公室成立,由联合办公室秘书科管理文件。后设天津专署档案室,保管天津专区档案。1958年12月,天津专署档案室将所保管的档案资料移交到天津市档案馆。1962年10月25日,天津专区档案管理处成立。1971年12月,成立天津地区革命委员会档案馆,兼管地委、地革委档案室工作。1972年9月,恢复建立天津地区革命委员会档案管理处,实行处、馆合署办公。1983年11月机构改革,档案馆升格为处级,档案管理处仍与档案馆合署办公,称档案馆。1984年3月,廊坊地区档案管理处改称为廊坊地区档案处。1986年7月,档案处从地委编制序列划为行署编制序列,为行署直属部门,处、馆仍合署办公。1989年4月,廊坊地区档案处随着撤地区建市,改称廊坊市档案处。1990年9月,廊坊市档案处改称廊坊市档案局,仍实行局、馆合一的体制。1992年8月,廊坊市档案馆落成。2011年因拆迁,廊坊市档案馆暂租廊坊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楼作为临时办公地点。目前,廊坊市国家综合档案馆新址已确定于廊坊市民中心2号楼,建筑面积5913平方米,2021年底正式搬迁投入使用。2018年12月,按照《廊坊市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档案行政管理职责划入市委办公室,市档案馆调整为市委直属事业单位,按照《廊坊市档案馆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共设办公室、保管利用科、接收征集科、技术科、编研科、党办室6个内设科室。
播种篇:文安特支——廊坊第一个党组织从成立到发动和领导农民革命运动取得的成就,最早唤醒了廊坊人民的阶级觉悟和民族觉悟。
抗争篇:在党的领导下,廊坊儿女浴血奋战,在廊坊火车站保卫战、“冀东大暴动”、开辟大清河南北地区抗日根据地、“文新战役”、“子牙河东战役”、“大清河战役”等抗日战争中取得的胜利,为全面解放廊坊作出了巨大贡献。
奠基篇:根治海河水利工程和发展农业、工业现代建设。在根治海河中,人们凭借一把把铁锨和一辆辆独轮车,以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愚公精神,艰苦奋斗、迎难而上,从上游到下游,从支流到干流,对海河水系进行了全面根治,为解决海河流域的水患问题作出了应有贡献。“民以食为天”,工业为国之脊梁。在廊坊人民紧迈脚步,投身现代建设的征程中,那火热跳动着的是时代的脉博,那熠熠生辉的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那泥土的芬芳绽放现代文明的花朵。“旧貌换新颜”,廊坊的体会尤其深刻。“廊坊,廊坊,几片平房,裤衩胡同,暴土扬扬……”30多年前一段顺口溜,生动展示了廊坊当时的城市面貌。
建设篇:1989年4月廊坊市建立,廊坊驶入繁荣发展的快车道,从“三角地”、老天桥、老火车站、老水塔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素有“京津走廊绿色明珠”美称的廊坊,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拼出了一片新天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廊坊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抢抓机遇、凝神聚力,开拓创新、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腾飞跨越。2000年,“5·18”经洽会落户廊坊,22年来,廊坊借力“5·18”经洽会,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全力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加快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廊坊临空经济区以北京大兴机场为核心,整合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机场周边形成经济发展走廊、临空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集群,是廊坊当期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廊坊乃至河北对外开放的“核心门户”。“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廊坊聚焦建设“河北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载地、京津冀协同发展典范城市”目标,为加快“五个廊坊”建设,争做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建党百年来,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形式多样的档案,就是记录这些变化的直接载体。作为历史的守护者,廊坊档案人一直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使命。不但要记录好历史,守护好记忆,更要让历史活起来,真正实现“存史、资政、惠民”,为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廊坊开启一扇窗,为助推“五个”廊坊发展献策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