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金更月)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至关重要。一直以来,涞水县在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基础上,精准谋划、靶向发力,重点针对乡镇机构改革后监管衔接不畅和监管空白等突出问题,着力理顺监管体制机制,持续推进监管力量下沉,多举措强化“县乡村组”四级网格建设,有力提升了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效能,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高位推动,形成齐抓共管新格局
农安监管重在执行,关键在于方式方法。在强化监管方面,该县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并将网格化监管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体系。具体落实上,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了农业、市场、公安、乡镇等多部门参与的农安网格化监管专班,协同推进网格化监管工作。同时,建立网格化监管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月调度分析通报制度,总结各乡镇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发展新格局。
创新模式,四级网格实现全覆盖
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该县按照“范围清晰、管理便捷、无缝对接、全面覆盖”的原则,积极推行“县+乡镇+村+组”四级网格化监管模式,因地制宜划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网格,共建设一级网格20个、二级网格15个、三级网格284个、四级网格1988个。涞水镇北郭下村根据村庄规划和种养情况,按照就地就近、方便群众的原则,设立了6个四级网格,每个网格设1名小组长,每个小组长联系和管理10—100户本网格种养户,形成了“镇—村—小组长—种养殖户”为主要体系的四级网格监管。日常工作中,村协管员和小组长到种养户巡查及抽检,及时宣传政策,了解种养户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乡镇协调处理,确保网格化监管全覆盖。
强化考核,构建岗位责任体系
该县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任务、定考核”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分别制定了乡镇网格员、村级协管员考核办法,建立了职责分工、岗位定责、生产巡查、信息报送、学习培训、考核奖惩等工作制度,并明确了“五清七到位”工作要求,积极落实逐级考核,切实构建了“知责、履责、考责”的责任体系。“通过考核表扬先进,督促后进,对标找差距,充分调动了乡镇和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开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新局面。”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成桂龙介绍,在此基础上,还强化了业务培训,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送科技下乡等活动,每年定期对网格员、协管员、规模主体质控员开展集中专业培训,不断提升监管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全程追溯,发挥乡镇主观能动性
该县抓住实施追溯与网格化监管示范县的契机,在电子追溯点筛选上,发挥乡镇主观能动性,将拟建追溯点推荐报送至县农业农村局,由县农业农村局统一审核后确定。并按照“质控有制度、人员有责任、产品有标准、用药有台账、生产有记录、售前有检测、准出有证明、信息可查询”的“八有”要求,强化基地管理、生产过程管控和投入品管理使用,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全程可追溯。目前,依托河北省农产品监管追溯平台建设电子追溯点130个、打造追溯标杆企业6家,形成了规模主体依托省平台出具电子合格证为主体、散户开具纸质合格证为补充的出证模式,已累计开具合格证3200批,附证上市产品1500吨。
构建村级服务站,切实解决监管难题
为有效解决种养散户合格证开具难、监管难等问题,该县在全域284个行政村建立了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主要负责信息收集上报、组织宣传培训、开展免费速测,种养殖户足不出村就能检测,为确保散户上市产品质量和自主开具合格证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村级服务站负责人通过“监管助手”,协助协管员对周边农户进行日常监管,并同步上传巡查信息,实现全县网格化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立体覆盖”目标,解决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涞水县通过构建“县+乡镇+村+组”四级网格化监管模式,有力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持续保持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保障了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群众满意度得到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