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税务局 产业帮扶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源: 长城网  
2022-05-16 16:55:18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孙会峰)行唐县西城仔村位于行唐县城西北20公里,属于半丘陵干旱地区的库区移民村。因土地贫瘠,收入很低,贫困发生率高,曾被石家庄市确定为深度贫困村。

  2016年2月,石家庄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进驻西城仔村,工作队结合该村的实际情况,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彰显党建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先进作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该村于2018年成功脱贫摘帽,2021年实现人均收入11966元,西城仔村成为全县乡村振兴建设标杆村。

  推广特色种植,全链条发展红薯产业

  行唐县是红薯产业大县,全县红薯种植面积达5万亩,产量约5.3万吨。驻村伊始工作队就把红薯产业作为工作抓手,把红薯产业做大做强。

  鼓励村民种植优质红薯提高红薯产量。在此基础上工作队出资在村南修建了20万斤储量的红薯窖,方便村民储存红薯,实现错峰销售,每亩红薯可增收2000元。

  建成红薯干加工厂延长产业链条。在工作队帮助下,村里投资15万元建成红薯干加工厂和50立方米冷库,年加工红薯18万斤,延伸了红薯产业链,丰富产品,增加村民务工机会,扩大利润空间。

 创新开发红薯叶茶特色产品。孙会峰 供图

  创新开发红薯叶茶特色产品。工作队借鉴武夷山岩茶、云南普洱茶、西湖龙井茶的制作工艺,研制开发出具有北方特色的红薯叶制茶工艺,把红薯叶变废为宝。投资135万元建成标准化茶厂,产品注册“御叶坊”商标,实现了茶叶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再次延伸了产业链条,把红薯种植收益推向最大化。延长茶产业链可以使茶厂务工村民年劳务增收10万元,村集体可年产茶叶1000公斤,实现销售收入50多万元。这样村民有收入,集体有收益,不仅能有效带动西城仔村群众稳定脱贫增收,而且对周围村乃至全县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都具有带动示范效应。

  发展特色旅游,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西城仔村是1958年建设红领巾水库时的移民村,紧临红领巾水库,3000亩湖面波光浩渺、山清水秀,有非常好的自然资源。工作队帮助村集体依托原有的产业和优厚的自然资源,规划发展乡村旅游业,让村民从原来的种地、打工转变到乡村旅游业上来,增加稳定的收入。

  建民宿提供餐饮住宿。工作队帮助村集体筹资75万元,在村东水库旁建成16间漂亮的民宿,提供餐饮住宿服务,让游客品尝乡村特色美食,满足味觉享受,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带来身体与心灵的放松。

  建成生态观光采摘园。村集体流转70亩土地种植葡萄和猕猴桃,建成生态采摘园及葡萄长廊;流转90亩种土地植金银花发展中药材种植,既有观赏性,又具经济价值;计划将采摘园北侧的垃圾石窝坑改建成1200平方米生态鱼塘,借助行唐旅游业启动发展的契机,利用红领巾水库被批准建设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的机遇,探索打造集垂钓、采摘、体验、休闲为一体的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产业。

  规划文化产业基地提高乡村文化氛围。西城仔村紧临水库,红色资源丰富,红薯链条完整,养殖品种齐全,生态园和民宿可提供相关服务,比较适合做中小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工作队已向相关部门提交了申请,纳入了项目库,邀请石家庄设计院民宿设计专家设计了详细方案。基地建成后能够提供50—8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产品的知名度,增加村里产品销售渠道,尤其是增加毕业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机会,推动乡村旅游业深入发展。

  发展特色加工业,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产业融合,效益才能倍增。为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帮助村里妇女增加收入,工作队协助村“两委”筹集资金建成特色微加工厂,厂房面积100平方米,缝纫设备20台,由村里的妇女们提供围裙加工服务。帮助村里妇女劳有所得,实现自身价值。加工厂建成后,村民们热情高涨,踊跃参加,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目前加工厂能满足18个村民在岗工作,能带动30个村民劳动就业。

  特色微加工厂。孙会峰 供图

  党建是政治引领,是动力是方向;产业是发展关键,是基础是支撑。西城仔驻村工作队在石家庄市税务局党委的领导下,协助村“两委”坚持党建、产业两手抓,既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又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关键词:石家庄市税务局,帮扶责任编辑:魏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