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看河北——河北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巡礼

来源: 长城网  李代姣
2021-09-03 15:35:59
分享:

  长城网记者 李代姣

  初秋时节,塞罕坝天气转凉。百万亩林海一望无际、绿意盎然,成为首都挡风沙、净空气、涵水源的绿色生态屏障。看着眼前一棵棵高耸粗壮的树木,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一片“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苍茫景象。

  这片营建于荒漠之上的世界最大人工林,是三代塞罕坝务林人历时近60年艰苦创业的实践成果,也是河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60年艰苦奋斗,建设者们硬是把这片严重退化的土地变成了“林的世界、花的海洋、云的故乡”。

塞罕坝的百万亩林海。长城网记者 刘志成 摄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称赞这里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要求“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同样在201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地球卫士奖”授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表彰他们变莽莽荒漠为郁郁林海的功绩。塞罕坝的巨变也成为我国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生态治理的伟大实践与成就。

  不只塞罕坝,多年来,河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积极培育新动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如今,放眼燕赵大地,天蓝水清,绿草如茵,树木与建筑比肩生长,处处是绿色的美景,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回望来路,这是一段不懈奋斗的艰苦征程,更是一场伴随阵痛的涅槃“重生”。

  保护生态 绿色版图不断扩展

  斗风沙、睡草苫、啃窝头、喝雪水……在塞罕坝建设者们的造林记忆中,这样的场景数不胜数。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三代塞罕坝人坚持植树造林,如今,郁郁葱葱的林海映照着的,是河北矢志不渝的绿化行动。

  从1962年到2020年底,塞罕坝森林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1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8%提高到82%,林木总蓄积量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36万立方米。

  黄沙被丛林锁住,相较1962年,2020年底,塞罕坝年均大风天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近年来,北京春季沙尘天数更是减少七成多。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2.74亿多立方米,释放氧气57万多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绿色美景引来了全国各地的游客,让周边地区的群众捧上了旅游“金饭碗”。

  “我的屋子已经收拾干净,期待客人的光临。”今年防火期结束后,塞罕坝进入旅游旺季,颇具当地特色的“亚红农家院”生意火爆,负责人亚红说,游客需要提前几天才能预定到房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百万亩森林资源,塞罕坝机械林场积极发展绿化苗木、森林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每年可带动当地群众增收6亿余元。

  沿着林海筑起的生态屏障一路向南,在白洋淀,“华北之肾”的功能也日益恢复。

夏日的白洋淀。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过去,上游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放等因素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水质污染。

  近年来,位于上游的保定市把抓好白洋淀上游治理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原生村落生活污染物入淀是影响淀区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地对103个淀中村、淀边村“一村一策”专项整治,因地制宜配建115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后全部导排到淀外综合利用。同时,严格落实河湖长职责,加强督导考核,大力抓好河湖保护治理。随着入河污染物的持续削减,白洋淀上游入淀河流水质显著改善。

  如今的白洋淀,蓝绿交织,水天一色,苍鹭、淀鸥不请自来,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水鸟栖息在这里。监测数据表明,白洋淀水质由2018年的Ⅴ类提升到2020年的全域Ⅳ类、局部Ⅲ类,淀区水质达到10年来最好水平。

  8月18日,国务院关于雄安新区和白洋淀生态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报告显示,雄安新区和白洋淀生态保护取得明显成效。这颗曾经蒙尘的“华北明珠”,修复了污染留下的伤痕,重新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习近平总书记来河北视察时,曾多次对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河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幅绿美河北的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在雄安新区,数十万亩“千年秀林”拔地而起;

  在前南峪,“有雨就成灾,无雨渴死牛”的不毛之地蜕变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在北戴河,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主要海水浴场水质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

  “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一个个守护绿色的动人故事,每天都在燕赵大地上演。近年来,河北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燕赵大地的绿色版图不断扩展——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全省设立河长、湖长5万余名,进一步严格排放标准,截至2020年底,全省地表水74个国考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66.2%,全部消除劣Ⅴ类。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等国土绿化重点工程,今年上半年,河北省林草系统完成营造林450万亩,占年度任务的75%;持续巩固坝上地区休耕种草成果,完成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7.2万亩;全省义务植树共计1.14亿株。

  破立之间 产业发展“绿”意盎然

  绿色,是生命的底色,更是发展的底色。

  历史上,河北产业结构偏重,钢铁、煤炭等行业产能过剩。去产能,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河北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河北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河北考察,明确指出,去产能特别是去钢铁产能,是河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硬骨头,也是河北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关键之策。河北要树立知难而上的必胜信念,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

  去产能是阵痛,更是机遇,阵痛过后是重建,也是“新生”。为腾出更多优质发展空间,近年来,河北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大力压减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焦化、火电六大过剩产能,而今,河北经济发展底色越来越“绿”,河北的“绿色名片”也越来越亮眼。

  石家庄市鹿泉区曾是昔日的“水泥之乡”,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区水泥厂最多时有160余家。那时候,家住鹿泉区东胡申村的王增举名下有4个采石场和1家水泥厂。

  随着河北省去产能和环保措施趋严,几年前,王增举关停了采石场和水泥厂,改行做起了生态旅游生意。“这里有山有水,交通又方便,发展生态旅游,一定很有前景。”王增举说。

  除了生态旅游业,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也纷纷落户鹿泉,昔日的“水泥之乡”已不复存在,但绿色的鹿泉,正涌动着更加澎湃的发展动能。

  传统产业不是包袱,转型升级就能成为新财富。河北一方面坚决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一方面坚持创新驱动,转方式、调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德龙钢铁绿意葱茏的景观大道和厂区。

  位于邢台市信都区南石门镇的德龙钢铁有限公司,每逢节假日,总会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干净整洁的厂区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颠覆了许多游客对钢铁企业的固有印象。

  这是一家集烧结、炼铁、炼钢、轧钢为一体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自2014年至今年5月底,企业累计投资33亿元进行环保治理,通过多项技术创新实现超低排放,并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国内民营钢铁企业首家环保“A级企业”。同时,德龙钢铁文化园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工业旅游为切口,为传统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河北在今年的“期中考”赢得了漂亮的成绩单——8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河北能耗强度降低进度目标、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获得双“绿灯”。

  产业发展不仅要“瘦身”,还要“健体”,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轻装前行。

  河北不断向创新要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整合科技资源,加大创新资源引进力度,汇聚起助推发展的新动能。

  近几年,一大批京津先进技术落地河北,同时,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等互联网龙头企业也纷纷在河北播下创新的种子,燕赵大地创新发展势头强劲。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河北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2%,同比加快18.9个百分点。

  铺好绿色发展的底色,才有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去调转”同步推进,破立之间,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河北踏着绿色发展的坚定步伐继续昂首向前。

  向“绿”而行 交出民生高分答卷

  初秋,走进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朵朵白云在蓝天和绿色的山谷间缓缓流动。在古杨树场馆群、在张家口冬奥村,忙碌的建设景象中,冬奥氛围日渐浓重。

崇礼冬奥核心区绿化覆盖率已达80%。长城网记者 许付磊 摄

  打造“海绵”赛区,通过融雪水循环利用大幅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利用风能、太阳能,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冬奥核心区全部使用氢燃料清洁能源车辆……在“绿色办奥”理念指引下,绿色、低碳、可持续早已深深透过冬奥项目建设,融入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

  筹办冬奥5年来,崇礼PM2.5年均浓度降至15微克/立方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绿色染出好风景,“冰雪热”带来旅游热,上个雪季,崇礼区接待游客235万余人次,同比增长78%。而那些慕名而来的游客,也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崇礼姑娘杜小双曾“漂”在外地多年,如今,看到家乡的变化,她果断辞掉工作,返乡发展,这也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现在,崇礼的年轻人都喜欢到雪场工作,还有很多人看到了滑雪产业的商机,选择自己创业。”崇礼“95后”滑雪教练连鑫说。

  目前,崇礼直接或间接从事冰雪产业和旅游服务人员已达3万多人。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今,生态环境总体改善,增加经济效益、唤醒“沉睡资源”的同时,也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

晚霞中的石家庄。长城网记者 刘潇 摄

  初秋时节,蓝天白云成为石家庄常见的风景,市民们每天走出家门锻炼身体,畅快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告别了雾霾天,如今,75岁的石家庄市市民王汝春最喜欢拿着相机去公园,拍天空、拍绿树、拍流水,享受蓝天白云下的幸福生活。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2014年的105天到2020年的267天,翻了一倍的数字背后,是河北铁腕治污的百倍努力——推进散煤治理和清洁能源替代,重拳治理“散乱污”,强化机动车污染治理,多管齐下,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同享一片蓝天,让绿水青山连成片,河北在加大全省生态治理力度的同时,积极与京津开展联防联控,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持续强化流域水安全保障。去年,京津冀诞生首部区域协同立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同一文本同步施行,三省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治纳入法治化轨道。

  在协同发展“一盘棋”总体布局下,三地联防联控力度空前。随着自身环境承载力的不断提升,河北立足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定位,为协同发展构筑起更加强大的绿色生态屏障。

  蓝天越来越多,水质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美,向“绿”而行的河北,发扬钉钉子精神,一点一滴、一笔一画,勾勒出美丽河北的锦绣长卷,也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信念凝聚力量,梦想昭示未来。“十四五”开局之年,身披绿色新装的河北重新出发,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在绿色发展之路上走得愈发坚定,向着建成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河北不断奋进。

关键词: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去调转,生态绿化,生态治理责任编辑:王莹